包邮 哈扎尔辞典 (阳本) 一部十万个词语的词典小说 米洛拉德·帕维奇 畅销书籍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产品名称:哈扎尔辞典(阳本)(精)
- 是否是套装:否
- 书名:哈扎尔辞典(阳本)(精)
- 定价:45.00元
- 出版社名称:上海译文
-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 作者:(赛尔维亚)米洛拉德·帕维奇
- 开本:32开
- 书名:哈扎尔辞典(阳本)(精)
|
哈扎尔辞典(阳本) 一部十万个词语的辞典小说 | ||
定价 | (咨询特价)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版次 | 1 | |
出版时间 | (咨询特价)年01月 | |
开本 | 大32开 | |
作者 | [塞尔维亚] 米洛拉德@帕维奇 著,南涩戴骢,石枕川 译 | |
装帧 | 精装 | |
页数 | 329 | |
字数 | (咨询特价) | |
ISBN编码 | 64 |
|
这是一部包罗万象、饶有趣味的小说,是梦的拼贴画,是美妙绝伦的艺术品。
――美国评论家罗伯特@康弗
这部也许以梦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小说是一部出神入化、令人眼花缭乱的成功之作。
――英国评论家斯图亚特@伊文斯
材料丰富,扣人心弦,是一部能够引起人们对语言、时间、历史和信仰进行思索的作品。
――美国评论家道格拉斯@塞博尔德
《哈扎尔辞典》输作者得以跻身于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科塔萨尔和埃科这样的当代文学大使的行列。
――俄罗死论家萨维列沃依
这部小书就其各方面而言,不会辜负哪怕最苛刻、最挑剔的读者的期望,他们这次不会怀疑又有一位名副其实的大使进入了世界文坛,在其编年史上写下了罕见其匹的美丽的一页。《哈扎尔辞典》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一部小说。
――俄罗死论家杜勃罗托夫斯基
《哈扎尔辞典》特异之处在于它不仅是表现一个故事,而是试图以“辞典”方式表现一种文化。通过阅读此书,我们了解的是一种文化的特殊命运。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其中蕴含着帕维奇对于“语言”本身的深入而独特的思考。他发现哈扎尔人的生活只有通过各种不同语言的文献加以表达时,也反思了“语言”本身的限度和可能。《哈扎尔辞典》丰富了世界。
这是一部真正奇妙的小说,想象力奔放,形式有大创新。词典小说是其形式的别出心裁,但对文明的思考是其核心。真正好的文学超越时空。
――文化名人张颐武
1998年的“最佳翻译小说”只能并列,它们分别是别雷的《彼得堡》,黑塞的《玻璃球游戏》(译文社)和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译文社)。三部书均无法用一两句话概括,因为都太复杂,仿佛是3座迷宫,我们在别雷笔下迷失于心绪,在黑塞笔下迷失于玄想,在帕维奇笔下迷失于智巧。换个说法,别雷置身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所属的俄罗斯文明之中,黑塞置身于东西方文明之间,而帕维奇置身于整个人类文明的终点。
――著名文化人止庵
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品是:《2010》和《哈扎尔辞典》,这是值得毕生去读的东西。
《哈扎尔辞典》我一直读到现在,怎么读都带着难以忘怀的滋味。它给我的精神留出一片自思自得的隐秘空地。好像一个孩子在河滩边偷偷挖出一个小洞,把自己的玩具都藏在那里,当成他可以自己独享的秘密基地。说起书架上珍藏的书,《哈扎尔辞典》可算是我的镇架之宝。此书跟我缘分十分深厚。
有类书是一枚射入脑中不断翻滚的达姆,阅读体验惊心动魄,思维支离破碎。你对它的热爱已到极点,与别人分享时却拙于言辞,只能像守着自己的小秘密一样深埋于心。至今我有幸碰到过三本:王小波的《青铜时代》、帕维奇的《哈扎尔词典》和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无法评价,就是无可救药。
――网络鬼才马伯庸
《哈扎尔辞典》具有《一千零一夜》那种梦幻一般的魔力。
一个另类到经典的文本,世所罕见!
――《相伴到黎明》节目刘苇
那不是小说,那是诗歌里的诗歌,智慧之极,读时让你如绕半空,不知道在哪个世纪里留连。如梦如幻。
――cleozh
哈扎尔如同所有真正伟大的经典,总是招唤你一再进入他的世界,进入那种文字构成的智慧迷宫,这种文本如同宇宙一样。很多人在谈论《哈扎尔辞典》。这本书确实值得一再谈论。它属于那种经典:每次重读,你面对的都是一个意义无限丰富的陌生的文本。这种文本实际拒绝谈论,它要求你的只是投入,它能给予你的唯一回报是无限丰沛的诗意,似乎意味着一切。
――空行居士
对于我们这些新时期的哈扎尔人,圣诞节正好是我们的梦灵节,是阿捷赫公主的生日。这一天,我们男男女女都画好妆,在眼皮上涂上咒语,吃一种叫库的鱼形水果,依傍大块大块雪白的盐壁,听着音乐污工擦盐的呼啸声,在房屋毁灭了千年却不消散的屋影下做半天的梦。《哈扎尔辞典》是我小说万神殿里的最高级。
――LI 蔡逸枫
与《百年孤独》相比,窃以为《哈扎尔辞典》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它具有更放纵恣肆的想象力,以现在的眼光看,它更具开创性。
――我是企鹅不是庞德
2013年的第一期待!
――媒体人btr
有些书不值一看却装帧精美,有些书具有永恒的灵性却已经绝版。真恨不得把它们重新打扮起来,用最舒服的设计,做成最美的样子,比如《哈扎尔辞典》。
――seven777
神奇,伟大,梦一般的作品!通过交叉的人物关系,三类史料的堆积,编织成了一个奇幻而美好的世界。
――杜伊诺
《哈扎尔辞典》是又一本类博尔赫斯的长篇小说。 好像这是对后现代长篇小说的最高评价。 “如果博尔赫斯来写长篇小说就是如此”。
――Eduardoinchina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有之一。从五大虚构类小说评判标准来看都已达极限:想象力,@容深度,形式创新,语言(译本也很到位更为难得),以及作者姿态。同时也碰巧迎合了新世纪追忆情怀膨胀而起的穿越风潮。
――伊豆妈妈桑凯伦朱
我读过的真正的小说。从92年的《花城》杂志选载,到单行本,我唯一买过超过20本(那段时间,举凡和我聊天投契的,立马人手送一本)、反复阅读超过20遍的小说。堪称小说中的小说,甚至,是你读过的最不像小说的小说。
――kavin101:
史诗级的奇书,大师中的大师
假如我是想要了解地球人的外星生物,那么这本书就是首选。它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全部状态,用一种特有的神秘形式。普通作家极力想拥有的黄金与宝石被作者当作鹅卵石一样随意洒落在道路上,太奢侈了,简直让人无所适从.
――A
想象力的极度扩张。
――乐俊
《哈扎尔辞典》随便从哪一页进入,皆能进入梦境深处。它在一个二维平面构建了此处与彼岸。具有双重属性,即:它既是一个结构严谨的机械表,又是一堆异常凌乱、具有罕见美丽的书页。不能说它是最好的小说,但对于沉溺于现实的人来说,它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祛魅之力。词是诗余,现实也不过是“梦余”。
――出版资深专业人士黄孝阳
中译本译者序
卷首导语
一、《哈扎尔辞典》编纂始末
二、《哈扎尔辞典》版本溯源
三、《哈扎尔辞典》使用说明
四、达乌勃马奴斯母版序言残片(译自拉丁文)
达氏母版于1691年面世后被毁
红书――教关于哈扎尔问题的史料
绿书――教关于哈扎尔问题的史料
黄书――古关于哈扎尔问题的史料
补编
杰奥克季斯特@尼科尔斯基神甫――初版《哈扎尔辞典》的编纂者
补编二
阿布@卡比尔@穆阿维亚凶杀案证词
笔录(节录)
结束语
作者简介
《大羊皮录事》中的时间是以哈扎尔式的大年代,即战争年代来计算划分的,后被希腊年代重新划分。《大羊皮录事》的起始部分已遗佚,因为那名使者因过问斩,他身体的一部分被斩断分身,那上面的文身记载的正漱扎尔年表第一、第二部分。所以,哈扎尔的故事只得从保存下来的那部分身体上的记载开始,也就是从哈扎尔年表的第三部分开始。公七世纪(按今天的历法),拜占庭皇帝赫拉克利乌斯远征波斯时,曾得到哈扎尔人的襄助。哈扎尔人在他铭主齐埃拜尔带领下,参加了对第弗里斯的围攻,后于公627年撤兵,留下希腊军队独自与敌对垒。他们说一次协同征战具有某种高于一切的重要性,但出征和班师并不出于同一法令,同一契约的内容在履行前和履行后所具有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地震过后,就连植物生长的方式也会和地震前有所不同。哈扎尔年表的第四部分叙述了战胜保加利亚联军的故事,那时正值一部分匈奴部落被攻占的时期,另一部分以阿斯帕卢克为首的匈奴人则撤兵向西,一直退到多瑙河边,这些匈奴部落粮草断尽,思维僵硬,不知所终。第五和第六部分(文在使者的前胸)是拜占庭皇帝查士丁二世时期哈扎尔王国战事录。查士丁二世遭废黜后,被囚禁在克里米亚半岛的赫尔松,他在那儿越狱成功,赤身裸体朝哈扎尔人的地域出逃,一路上,为了不被冻死,他钻进厚厚的石块下面睡觉。抵达哈扎尔可汗@宫廷时,他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且娶了可汗的妹妹为妻。后者改奉希腊教,并取名泰奥多拉(是皇后即查士丁一世之妻的名字),不过,她根据哈扎尔人的一贯想法,还是认为是在圣母马利亚的梦中出现的,用一个梦想之词输受孕。所以说,查士丁二世第一次获救是在哈扎尔人那里。第二次他是在那里送命的。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人若能在哈扎尔人那里找到庇护所的话,那他也休想从那儿逃走。拜占庭另一位皇帝提比略曾派出一使团去哈扎尔宫廷,要求哈扎尔人让查士丁二世跟他们回国,查士丁二世趁此机会再次出逃,并率众攻打君士坦丁堡。查士丁二世再次登基后,忘记了哈扎尔人曾给他的款待,于公711年派兵讨伐曾囚禁过他的赫尔松,而这一地区当时亦属哈扎尔的领地。这次对哈扎尔王国的进攻使查士丁二世付出了的代价。拜占庭军队中有一支叛军得到哈扎尔人的支持(他们已经控制了克里米亚),交战中,查士丁二世及其儿子提比略被杀,提比略漱扎尔公主所生,也是拜占庭希拉克略皇朝最后一个继承者。简言之,哈扎尔人先是收留了被追捕者,但他们也毁灭了追捕者,这两者是由同一个人来扮演的。根据《大羊皮录事》记载,哈扎尔年表的第七部分即最后部分是文在那个哈扎尔使者的腹部上的,其内容是说曾有一个与哈扎尔同名的部落存在于世,他们的居住地与真正的哈扎尔人所在地相距遥远,人们常常将两者混淆。那个与哈扎尔同名的部落企图在相同的名称上获取好处,这便是为什么那个真正的哈扎尔使者的大腿上文着警语,其内容提醒人们注意可能另有文身的使者会出现在哈里发和拜占庭宫廷,但文在他们身上的并服扎尔的史实,而是另一个与哈扎尔同名的部落的故事。那些“另外的”哈扎尔人甚至会说哈扎尔语,但他们能使用这一语言的时间只有三四年的光景,跟留一头长发所需的时间差不多。到时候,他们会突然忘记这一语言,话讲到一半便哑口无言了。使者言称,并由其身上的文身证明,他才是真正的可汗的代表、真正的哈扎尔人的代表。他还提醒别人注意,有一时期,希腊人曾和冒充真正哈扎尔人的另一部落哈扎尔人结盟,这些均记载于哈扎尔年表第七部分中。第七部分还有的内容是:公733年,反对圣像崇拜的利奥二世促成其子与哈扎尔可汗之女伊林娜的婚姻。这一联姻产生了后来的拜占庭皇帝哈扎尔@利奥四世(775―780在位)。
在此期间,哈扎尔宫廷曾请求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派一使团去他们那儿介绍有关教的情况。数年之后,在拜占庭狄奥菲鲁斯皇帝即位期间(829―842),哈扎尔宫廷再次提出过这一请求,当时,克里米亚、希腊帝国及哈扎尔国正遭俄国诺曼人和匈牙利人的围困。应可汗的请求,希腊的工匠修筑了萨凯尔要塞,使者的左耳上,一座高高耸起的堡垒文身清晰可见。他的一只拇指上描绘的是862年哈扎尔人进攻基辅的情景,他的拇指因在此次战役中受伤而经常感染,上面的图案已模糊不清,所以便成了一个永恒之谜,再者,这名使者到君士坦丁堡那会儿,基辅尚未被攻克,得等上二十年才能知道结果如何……
有关《大羊皮录事》的释语到此结束,这不过是些“摘录”而已,所传递的只是一些关于希腊―哈扎尔两者之间关系的信息,那名哈扎尔使者身上一定还有表达其他信息的文身,这封会“行走的信件”想必还要去其他国家继续其使命,有关内容细节我们不得而知。有这样一种说法:这名哈扎尔使者死在哈里发的宫廷里,他的灵魂被颠倒过来,像一只里子翻转向外的手套。他的皮被剥下后,经过鞣料处理和拼缝,好似一大张地图,铺在萨马拉哈里发宫廷里的贵宾座上。另有一些史料这样说:那名使者曾备受摧残。还在君士坦丁堡时,他就不得不让人砍去一只手:希腊宫廷里的一个大人物用黄金买下了文在使者左手上的哈扎尔年表的第二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说法:那名使者曾返回过哈扎尔都城,大概有两三次吧,以便让人对文在他身上的史料内容作些修改;另有一种说法认为,返回哈扎尔都城的使者由另一名使者替换了下来,后者身上已文好了经修改和补充的史料内容。使者有如一部活着的哈扎尔人百科全书存在于世,为了获得丰厚的钱财,使者彻夜伫立着,全身一动不动。他凝视着博苏鲁斯海峡沿岸宛如烟霞的银白色树顶,彻夜不眠。与此同时,希腊的文书录事等人在一旁从他背部和腿上抄录有关哈扎尔人的史料。据说,他身带一柄玻璃佩,这漱扎尔人的习俗。使者言辞确切地说,哈扎尔文的字母是由各种菜肴名称组成的,而数字则用哈扎尔人众所周知的七种不同的盐来表示的。他还留下这样一句话:“哈扎尔人在他们自己的都城备受尊重,来到君士坦丁堡亦优待有加。”其实,他还说了许多与文在他皮肤上内容正好相反的话。他,或他的一个接替者是这样叙述发生在可汗宫廷内的那场哈扎尔大论辩的:可汗梦见一名天神,后者对他说:“创世主看重的是你的意愿,而不是你的举止。”他立即召见哈扎尔教信徒中一名最出色的捕梦者,请他详释此梦。那个捕梦者笑着对他道:“并不认识你;也看不见你的意愿、你的思想及你的行为。那个天神之所以入你的梦,是因为他不知道何处可以过夜,外面想必在下雨吧。他入梦的时间甚短,那是因为他受不了臭味。下回,得清洗一下你的梦……”听到这儿,可汗勃然大怒,随即决定请外国人来为他释梦。“是啊,人的梦会散发出恶臭。”哈扎尔使者以这句话来作评注。他已濒临死亡,因为文在他身上的哈扎尔史料让他觉得奇痒难忍,最后,他如释重负地、幸福地咽了气,因为他最终使哈扎尔史料得以流传开去,从而也获得了他自身的净化。
“二十一世纪第一部小说”。哈扎尔是一个存在于拜占庭时代的王国,《哈扎尔辞典》一直记录这个曾经存在后又没落的王国的历史。这部《哈扎尔辞典》分为红书(教)、绿书(教)和(黄书)三部分,综合了这三各自记录下来的史实,并是以辞典的形式记录的。它不用时序处理,反而是字母的次序来记录,但毕竟它不是一本辞典,每个人名和事件等都记载了关于那个名字的故事及历史。从辞典反映的“资料”来看,三部书记录了三段时期的事件,成了一个3x3的matrix(3可能是三位一体的象征)。此书中的人物不停地转世,或者是来回时空的旅程,在一段三个人的关系里,两个人互相“托梦”,透过梦境,这些人穿梭时空。俄罗死论家萨维列沃依认为《哈扎尔辞典》使作者得以“跻身于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科塔萨尔和埃科这样的当代文学大师的行列”。
作者:
米洛拉德@帕维奇(1929-2009)
塞尔维亚作家,文艺学家,哲学博士,贝尔格莱德大学教授,塞尔维亚科学和艺术院院士,全欧文化学会和全欧科学与艺术家协会成员。曾被美国、欧洲和巴西的学者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代表作《哈扎尔辞典》开创了辞典小说的先河。1967年发表了诗歌《羊皮纸》。1971年发表的长诗《月长石》奠定了他在前南斯拉夫文坛的地位。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铁幕》(1973)、《圣马克的马》(1976)、《青铜器》(1979)、《俄罗斯猎犬》(1979)、《贝尔格莱德故事新编》(1981)、《翻过来的手套》(1989);诗歌散文集《最后时刻的灵魂谷》(1982);长篇小说《哈扎尔辞典》(1984年获南斯拉夫最佳小说奖)、《用茶水画成的风景画》(1988年获南斯拉夫最佳作品奖)、《风的内侧,又名海洛和利安德尔的小说》(1991)。近作有剧本《永恒之后的一天》(1993)、长篇小说《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1995)、短篇小说《鱼鳞帽――艳史》(1996)。
译者:
南山
戴骢
俄罗斯文学翻译家。原名戴际安,江苏苏州人。1933年1月出生。1949年参加***,1950年毕业于华东军区外语大学俄语专业。历任***华东防空司令部俄语译员,上海新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俄语文学及亚非拉文学编辑,《外国文艺》杂志俄苏文学编辑兼西葡拉美文美术评论编辑,编审。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俄罗斯政府“高尔基奖”获得者。
石枕川
1931年生,江苏宜兴人,***外语学院俄语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知名俄苏文学翻译家。1953年自哈尔滨外语专科学校毕业后,即南归苏州,在江苏师范学院(现为苏州大学)外语系任教。1980年调洛阳***外国语学院讲授苏联文学作品等课程,2004年10月29日在苏州去世。
★ 它诞生在战乱不息、饱经苦难的塞尔维亚,它开创了辞典小说的先河,它完全打破了小说的固有界限,把史诗和传说融在了一股魔鬼气质之中。它出自一位文学帝王之手――米洛拉德@帕维奇,他具备一种君临天下的气势。
★ 帕维奇是巴尔干地区**影响力的思想家,一直是诺奖热门人选。评论家称帕维奇是21世纪**位作家,而《哈扎尔辞典》则是21世纪**部小说
★ 此书1984年荣获南斯拉夫**小说奖;2012年南山、戴骢、石枕川三位译者凭借此书荣获“塞尔维亚代表文学海外翻译竞赛大奖”。出版至今30年,已被译成25种文字
★ 此书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写作技巧的集大成者,是一部真正的“神书”,堪与《百年孤独》、《我的名字叫红》、《跳房子》、《小径分岔的花园》媲美。就各方面而言,它不会辜负哪怕*苛刻*挑剔的读者的期待。又有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师进入了世界文坛,在其编年史上写下了罕见其匹的美丽一页。
★ 评论家认为,与《百年孤独》相比,此书的内容与结构均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它具有更放纵恣肆的想象力,以现在的眼光看,它更具开创性。比之《盗梦空间》,后者只是好莱坞商业片,剧情简单无聊,仅有视觉刺激,无法与小说《哈扎尔辞典》瑰奇的想象力相提并论。
★ 小说里十万个词语以及每一片断,都是通向书中其他部分的窗口,每段阅读的结束都是下一段的开始。有人做过统计,依照排列组合的原理,此书可以变化出250万种读法。由于这种奇妙之处,帕维奇也被誉为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作家。帕维奇说:“我认为,今天后现代主义正联合了采用现代化电脑工艺和以人际互动和非直线性叙事的所有作家,我属于这类作家,但我的书也可以用传统方法来阅读。”
★ 此书的结构*吸引人处就在于辞典体的运用,且是复杂的迷宫式辞典体。首先,这部小说就是一部辞典,小说内容隐含在一个个词条,作者宣称有能无数种读法,读者可以选任何一个词条开始读,并随意跳转到其他词条。当阅读哈扎尔人这个词条时,其中可能提到了阿捷赫公主,而阿捷赫本身也是一个词条,在红、绿、黄书中均有介绍,读者就能跳转着去读阿捷赫的条目。
★ 埃科言及将来的书可能是百科全书式的,《哈扎尔辞典》就是这样一部书籍,非常适合在网络上浏览,一次次跳转就是一个个超链接,不妨说作者很有预见性,此书出版时超链接尚没有发明。
★ 信息量巨大,而且并不在真实的领域,一切都在想象中发生。但作者的叙述制造了一个迷宫,走几步就遇到分叉路口,给出的信息不断变化,总是导致新的悬念。这些信息或者彼此歧异,或是前后重复,各种线索含糊地交织,藕断丝连。读者其实无法得出哈扎尔民族为什么从历史上突然消失的确切结论,但借这个问题,或者说作者假设了这个问题,展开了一个广阔的梦境的叙述。
★ *有趣之处是它在貌似严肃的话题里尽情展开了游戏性的想象,犹如一匹脱缰野马,主要表现为对梦境的描写。正是由于其严格的逻辑性、结构的创新性、知识的新奇性,让《哈》成为一部难以超越的实验文学。
★ 此书有阴阳两种版本。何谓阴本,何谓阳本,两者区别何在@ 作者未予宣示。二十五种译本中有分阴阳两种版本的,有把两种版本合于一本内。究竟区别何在,作译者、出版者、评论者无不讳莫如深,他们有个默契,将识破阴阳玄机的乐趣让与读者。
★ 读《哈扎尔辞典》始终会有种异样感,即人类对知识的焦虑。人类走到现在还能还原早期历史吗?有多少历史已迷失在重重迷雾中?无论漱扎尔人的历史,还是辞典**版的命运,都再不可能知道真相。对历史和知识的焦虑一直是西方文学和中国文化的重要母题
★ 此书使帕维奇跻身于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科塔萨尔、卡尔维诺、埃科这样的当代文学大使的行列,令他成为后现代文学的鼻祖,国际文学界称帕维奇逝世后世间再无大师
★ 帕维奇还是塞尔维亚*重要的翻译家,精通多种语言,是普希金作品塞尔维亚语译者。他经历了二战和铁托的南斯拉夫,他用调侃的语气说巨大的历史变迁给他**的益处便是让他学会多种语言。“我两次遭遇轰炸,**次12岁,第二次15岁。12岁那年我**次恋爱了,促使我开始学德语,又从一个喜欢叼烟斗的绅士那里学英语。我把法语给忘了。(后来我把法语又忘了一次)后来,我在一个狗窝里躲避美国人的轰炸,接着俄国人逼我通过费特和丘特切夫的诗歌学俄语。今天,我期望学习动物的语言。”
_310x310.jpg